有肿瘤病人在家里,后代能遗传吗?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,今天严选国权基因告诉大家答案,可能会!
据美国癌症协会称,大约90%的癌症患者受后天基因变异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,属于散发性肿瘤,如肾癌;大约5%-10%的癌症是由遗传易感基因变异引起的,并且有向后代传递癌症患病风险的危险,属于遗传性肿瘤。看看专家怎么说吧!
接受调查的专家:汪清基因实验室负责人,法国里昂肿瘤中心基因组平台主任。
一家子里有好几个人患了肿瘤,是不是遗传的?
妈妈患了乳癌,我和我女儿需要特别注意吗?
有人说基因检测没什么用处,是真的吗?
在洛阳晚报抗癌俱乐部,很多想了解肿瘤遗传知识的市民和会员都经常问记者这样的问题。了解到国际肿瘤专家来洛讲解遗传性肿瘤的前沿内容,记者提前将一些热点问题集中起来,全程听学术报告,专访专家。

癌症是遗传疾病吗?
没有,但是有些恶性肿瘤有某种遗传倾向。
必须指出,肿瘤并非一种遗传性疾病,但某些恶性肿瘤,如肠癌、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、卵巢癌等,可由遗传敏感基因突变引起。汪介绍。
全部肿瘤病人中,绝大多数得的是发散性肿瘤,属于原发疾病,不必担心会遗传。肿瘤患者中仅有5%到10%携带遗传敏感基因,即其父母的缺陷基因。
什么样的人需要基因测试?
青年肿瘤患者,遗传性肿瘤患者家属均为高危人群。
怎样才能判断自己是否有患遗传肿瘤的风险?汪清说:很简单啊,基因检测就行了。
具有下列情形的肿瘤患者,以及经诊断为遗传性肿瘤患者的家属均属高危人群,应进行基因检测,以确定是否携带遗传肿瘤相关突变基因。
一、家庭中许多人患的是相同或相近的肿瘤,例如,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患者。如果是纵向分布,也就是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,很可能是遗传的。
二、发病年龄:一般情况下,50岁以上的人患的肿瘤可能是散发性的,如果在50岁以前就患上了恶性肿瘤,则应怀疑为遗传肿瘤。
3.有多个肿瘤,或者有双侧的肿瘤,如双侧乳腺癌,双侧肾癌,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,更容易发生遗传性肿瘤。
遗传测试真的有用吗?
对于病人的治疗是有用的,同时也可以预测其家族成员是否存在肿瘤风险。
假如检测到带有遗传敏感基因,以后的日子岂不令人心神不宁?提到基因检测,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担心。
汪清解释说,这是一种误解,实际上,做基因检测可以显著降低家族性肿瘤的发病率,国外的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点。
对于肿瘤患者,做基因检测可以了解其发病原因是否由遗传易感基因突变引起,对后续治疗有一定意义,还可以预测其家族成员是否存在肿瘤风险。如能事先发现危险,并密切监控及定期随访,可尽早采取干预措施。
值得注意的是,病人的家庭成员检测出遗传敏感基因呈阳性,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肿瘤,不必过于惊慌。
若结果为阴性,也并不一定就不会得肿瘤,肿瘤的发生也受后天因素影响,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。
什么肿瘤可以检测到遗传敏感基因?
遗传型乳腺癌,结直肠癌,子宫内膜癌,多发性内分泌腺瘤,甲状腺癌,甲状旁腺癌,多发性神经纤维瘤,卵巢癌,胃癌,肾癌,前列腺癌,视网膜母细胞瘤,黑色素瘤,嗜铬细胞瘤,家族性副神经节瘤,多发性软骨瘤,胰腺癌等。